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團體服重建切片3D結構 顯微鏡影像新技術

 團體服重建切片3D結構 顯微鏡影像新技術 更新日期:2011/06/20 15:35 李憶璇想要更精確地判定醫療切片組織,診斷病患的病癥嗎?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湯學成研發的顯微鏡影像,結合「組織染色與透明技術」和「3D顯微鏡技術」,將現行的2D平面切片組織立交友中心體化,幫助醫師做房屋二胎融資更準確的病灶判斷。 ◎顯微鏡影像技術 結合組織染色與3D技術 湯學成的顯微鏡影像研究,是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江安世發明的組織透明液做技術放大,從原先研團體服究果蠅的腦顯除毛影,到觀察小鼠消化腸道組織,未來還可用作幫助人類的病理診斷,對於許多消化不良或糖尿病徵信社患者的病灶將有更完整的判斷。 這項顯微鏡影像的研發,是由「組織染色與透明技術」和「3D顯微鏡技術」2種技術結合。湯學成說,以往病理切片的採取,需要切到10微米的薄度才容易透光觀察,但這樣容易破壞組織的完整性,也可能影響醫師對病灶的判斷;他的研究就是讓組織切片變透明,再使用3D重組技術,將一片片的切片組織重整,拼成立體影像。湯學成說,結合這2項新技術,以後切片不需要切到10微米這麼薄,因為顯影技術可以把切片放大近30倍觀察,也能使組織完整,讓醫師更容易診斷。他說:『(原音)現在新的方法就不用切得這麼薄,所以厚度增加了,代表可以看到更完整的組織資訊。』 ◎技術主要貢獻 血管、神經組織完整觀察 另外,這套新式影像顯影技術對顯影血管與神經結構貢獻最大,因為血管與神經屬於3D網狀結構,目前的平面切片不能完整表示,但這套技術就能完整看到立體結構。湯學成說,『(原音)特別是神經與血管結構,因為是3D網狀組織,因為(目前)通常是作平面切片,網狀組織怎麼看都沒辦法看得很完整,這個技術將來影響最大的地方,就是血管跟神經組織可以看到3D的立體結構,差別就在這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