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為向台灣文學致敬翻譯社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

 為向台灣文學致敬翻譯社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 更新日期:2011/04/06 18:57 江昭倫 為向台灣文學致敬,由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目宿媒體耗資2年拍攝製作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透過5位電影導演鏡頭,紀錄了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王文興、鄭愁予、楊牧6位文壇巨擘創作身影,為台灣百年交友歷史留下最重要的文學寶庫! 『(原音)我覺得你已經坐在我眼前,對面,明星三樓左後方,靠牆,最後一個位置上。』這是著名詩人周夢蝶在以他為主的傳記文學電影「化城再來人」中的一段讀詩場景,也是他首度卸下心防,透過鏡頭毫無保贈品留讓觀眾進入他的創作生命。 除了周夢蝶外,在「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中,還找來了楊力州、陳傳興、陳懷恩、林靖傑、溫知儀5位導演,以電影敘事手法,同時為林海音、鄭愁予、余光中、王文興、楊牧等台灣文壇名家掌鏡,讓這一代人有機會重新追隨大師們的文學生借錢命歷程。 電影聯合發表會上,馬英九總統特別透過視訊,傳達對這場文學盛會的重視。馬總統推崇6位大師的作品是台灣人共同記憶,因為這些作品的累積,才能造就今日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馬總統說:『(原音)這6位作家他們的作品可以說都是今天我們許多人這幾十年來共同的記憶,也透過翻譯社他們的作品,也會想到我們當時的年輕歲月,那時候電視還不普遍,也沒有網路,大部分人透過文學作品來發抒他們的感情,並且透過這些作品來相互了解。這些文學作品累積成為60年來台灣團體服非常重要的軟實力,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我常說的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能夠成為傳記電影主角,大師們都感到很榮耀,詩人余光中開玩笑說,雖然變成了臨時演員,但是透過影像也是一條進入文學史的途徑,甚至讓他嚐到了歷史的滄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